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020 | 2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040 | 4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060 | 6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100 | 10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300 | 30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020 | 2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040 | 4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060 | 6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100 | 100μm
-
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BW033300 | 300μm
-
乳膠微粒粒度標準物質(110μm)/JJF1290-2011 /GB/T 22231-2008
BWZ9021-2016 | 4組分
-
微粒粒度標準物質/GB/T 22231-2008
BWZ9018-2016 | 4組分
-
微粒粒度標準物質/GB/T 22231-2008
BWZ9019-2016 | 4組分
-
微粒粒度標準物質/GB/T 22231-2008
BWZ9017-2016 | 4組分
-
600nm顆粒標準物質/GB/T 22231-2008
BWZ9005-2016 | 4組分
本標準物質主要用于各種類型粒度儀的檢定和校準,各種粒度測量方法的評價,以及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考核。
一、樣品制備
本標準物質為物化性能穩(wěn)定的特種硅酸鹽材料噴制而成的玻璃微珠,經(jīng)逐級篩分后,在潔凈條件下進行分裝。本標準物質的折射率為1.52,吸收率為0。
二、溯源性及定值方法
本標準物質采用顯微鏡結合圖像分析法定值,最終確定顆粒的粒徑和粒徑分布,定值結果可溯源至國家長度基準。通過使用滿足計量學特性要求的定值方法和計量器具,保證其量值溯源性。
三、特性量值及不確定度
編號
體積均值粒徑
體積中值粒徑
不確定度,k=2
BW033015
16.0μm
15.2μm
0.6μm
四、均勻性檢驗及穩(wěn)定性考察
根據(jù)國家《一級標準物質》技術規(guī)范,對該標準物質樣品隨機抽樣進行均勻性和穩(wěn)定性檢驗,結果表明標準物質的均勻性、穩(wěn)定性良好。該標準物質自定值日期起,有效期為2年。研制單位將繼續(xù)跟蹤監(jiān)測該標準物質的穩(wěn)定性,有效期內如發(fā)現(xiàn)量值變化,將及時通知用戶。
五、包裝、儲存及使用
本標準物質用潔凈的玻璃瓶包裝,每瓶10g,室溫、避光保存。開瓶后應于干燥器內或干燥處保存;取樣前應將樣品搖晃均勻后進行多點取樣以保證取樣代表性;分散介質可根據(jù)儀器適應性選擇水或粘度大于水的各種試劑。
您正在瀏覽的產品: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手機版:玻璃微珠粒度標準物質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!
本公司銷售的所有產品僅供實驗科研使用,不用于人體及臨床診斷。
GB/T 19077-2016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
適用于固體顆粒或懸浮液中顆粒的粒度分布測量,測量范圍通常為0.1 μm至3000 μm,涵蓋玻璃微珠等標準物質的粒度分析。
基于激光衍射原理,通過測量顆粒對激光的散射角度和光強分布,結合米氏理論或夫瑯禾費模型計算顆粒粒徑分布。
最低檢出限為0.1 μm(取決于儀器光學配置),定量限為0.5 μm;需通過空白實驗和標準物質校準確認儀器性能。
需使用經(jīng)認證的粒度標準物質(如玻璃微珠)進行儀器校準,樣品應分散均勻、濃度適中,避免多次散射影響結果。
1. 儀器預熱并基線校正;
2. 分散介質選擇(水或有機溶劑);
3. 樣品分散后立即測量;
4. 重復三次測量取均值;
5. 數(shù)據(jù)擬合與報告生成。
對于非球形顆粒(如纖維狀或片狀)需修正模型;測量前需確認樣品折射率與吸收率參數(shù),標準物質保存需避光防潮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相應標準的原文為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