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NCC139615 | 見詳情
BNCC185375 | 見詳情
BNCC189361 | 見詳情
BNCC278114 | 見詳情
BNCC367942 | 見詳情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(zhǔn),!
BNCC384336 | 見詳情
BNCC384243 | 見詳情
BNCC384244 | 見詳情
BNCC384241 | 見詳情
BNCC384165 | 見詳情
微信公眾號
產(chǎn)品中文名稱:副球菌屬
產(chǎn)品英文名稱:Paracoccus sp.
參考用途:研究致病機理
形態(tài)特性:菌落直徑為1-2mm,,圓形,,邊緣整齊,不透明,,正面橙色,,顏色較淺,中間凸起,,表面明亮,,表面光滑,質(zhì)地濕潤,,易挑起,,G-(紅),球菌
培養(yǎng)基:蛋白胨:10.0,,牛肉粉:3.0,,氯化鈉:5.0,瓊脂:15.0,,pH值:7.3±0.1(25℃)
培養(yǎng)條件:37℃,;24-48h;好氧,;
培養(yǎng)方法:①準(zhǔn)備1支含有5~10mL液體培養(yǎng)基的試管和2個平板,;②安全柜中打開,,用酒精燈灼燒頂部,,后迅速滴上無菌水使之破裂,隨后用鑷子將其敲碎,;③吸取0.5mL液體培養(yǎng)基打入凍干管,,充分溶解后重新打回液體試管中,混勻,;④吸取0.2mL菌懸液打入平板中,,涂布均勻,重復(fù)兩次獲得兩個平板,;⑤將液體試管和平板全部置于上述培養(yǎng)條件下培養(yǎng),,菌種長出即可使用。
存儲形式:2-8℃
提供形式:凍干粉,;斜面,;菌液;平板
備注:該菌原單位ACCC60123為茄科雷爾氏菌,,BNCC 16s比對和西藏副球菌的相似度為98.88% (測序比對不一致)2024.8.08 Paracoccus tibetensis 西藏副球菌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(zhǔn),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