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膿菌素測定用培養(yǎng)基(USP標準)(Pseudomonas Agar Medium for Detection of Pyocyanin)/用于綠膿桿菌的綠膿菌素測定試驗
-
2216E海水瓊脂即用型平板
BNCC353703 | 見詳情
-
酵母浸粉
BNCC385214 | 見詳情
-
胰蛋白胨
BNCC385213 | 見詳情
-
DSMZ231培養(yǎng)基
BNCC385128 | 見詳情
-
含20%蔗糖的麥芽即用型平板
BNCC380934 | 見詳情
用途:用于綠膿桿菌的綠膿菌素測定試驗。
成分(g/L)
檢驗原理:蛋白胨和甘油提供碳氮源;氯化鎂和硫酸鉀促進綠膿色素和熒光素的產生;瓊脂是培養(yǎng)基的凝固劑。
用法:
Suspend 46.4g of the medium in one? liter of purified water containing10g?of glycerol.? Heat , with? frequent?agitation, and boil for 1 minute.?Autoclave 15 min? at? 121°C.?稱取本品 46.4g,另稱取 10g甘油,加熱煮沸溶解于1000ml純化水中,分裝 ,121℃高壓滅菌 15 分鐘,備用。
注:培養(yǎng)基中含少量氯化鎂,滅菌后可能出現(xiàn)微量沉淀。
綠膿菌素生成試驗方法及原理:
方法:挑取可疑菌落接種在在綠膿菌素測定用培養(yǎng)基(PDP)斜面上,培養(yǎng)24小時,觀察斜面有無色素。如有色素,在試管內加氯仿3.0~5.0mL,充分震搖,使培養(yǎng)物中的綠膿菌素提取在氯仿中,待氯仿提取液呈現(xiàn)綠色時,加1mol/L鹽酸約1mL,震搖后靜置片刻,上層鹽酸溶液中呈現(xiàn)粉紅至紅色實驗結果為陽性,否則為陰性。
原理:銅綠假單胞菌能產生的綠膿菌素能被氯仿提取,且在水中溶解度比氯仿大,并且會發(fā)生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,氧化時堿性呈藍色,酸性呈紅色。所以加入鹽酸溶液并震搖后,綠膿菌素會由氯仿轉移至鹽酸溶液中,并在酸性環(huán)境中呈紅色。
綠膿菌素測定用培養(yǎng)基中細菌的生長特征:
綠膿菌素測定(PDP)試驗流程及現(xiàn)象:
綠膿菌素測定(PDP)試驗操作視頻:
綠膿菌素測定用培養(yǎng)基(USP)微生物靈敏度試驗:
按標簽用法制備培養(yǎng)基,接種以下質控菌株,放置36±1℃需氧培養(yǎng)24±2小時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!
本公司銷售的所有產品僅供實驗科研使用,不用于人體及臨床診斷。
2. 接種:斜面凝固后劃線接種待測菌
3. 培養(yǎng):30-35℃培養(yǎng)24小時后觀察顯色
4. 驗證:加氯仿抽提液進行顯色確認[7]
· pH需嚴格控制在7.3±0.1
· 滅菌后需立即制成斜面以防成分降解[7]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相應標準的原文為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