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斯特氏菌增菌肉湯(LEB)/用于李斯特氏菌的選擇性增菌培養(yǎng)
-
2216E海水瓊脂即用型平板
BNCC353703 | 見詳情
-
酵母浸粉
BNCC385214 | 見詳情
-
胰蛋白胨
BNCC385213 | 見詳情
-
DSMZ231培養(yǎng)基
BNCC385128 | 見詳情
-
含20%蔗糖的麥芽即用型平板
BNCC380934 | 見詳情
用途:用于李斯特氏菌的選擇性增菌培養(yǎng)。
成分(g/L):
用法
稱取本品 36.1g,加熱溶解于1000ml 蒸餾水中,分裝每瓶 225ml,121℃高壓滅菌 15 分鐘,冷卻,備用。
在李斯特氏菌增菌肉湯(LEB)中單增李斯特氏菌特征為渾濁;
大腸埃希氏菌特征為抑制;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抑制或部分抑制。
李斯特氏菌增菌肉湯(LEB)微生物靈敏度試驗:
按標簽用法制備培養(yǎng)基,接種以下質(zhì)控菌株,放置30±1℃需氧培養(yǎng)48小時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!
本公司銷售的所有產(chǎn)品僅供實驗科研使用,不用于人體及臨床診斷。
1. 使用李氏增菌肉湯(LB1)進行前增菌,恢復受損菌體活性;
2. 轉(zhuǎn)接至選擇性更強的LB2肉湯抑制非目標菌;
3. 通過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和PALCAM平板分離疑似菌落;
4. 結(jié)合動力試驗、溶血試驗及生化鑒定確認目標菌[1][6]。
2. 顯色平板分離后30℃培養(yǎng)24-48小時;
3. 典型菌落需進行革蘭氏染色、過氧化氫酶試驗及API Listeria鑒定;
4. 溶血試驗需在綿羊血瓊脂平板上觀察β-溶血環(huán)[1][6][8]。
2. 實驗需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;
3. 顯色培養(yǎng)基需驗證特異性,避免假陽性;
4. 菌株保存應使用含15%甘油的腦心浸液肉湯于-70℃[1][6][8]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相應標準的原文為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