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晶紫中性紅膽鹽-4-甲基傘形酮-β-D-葡萄糖苷瓊脂(VRBA-MUG)/用于大腸桿菌酶底物法平板計數(shù)(GB095/GB/T20944.1/GB4789.41-2016)
-
MH瓊脂即用型平板
BNCC363770 | 見詳情
-
蛋白瘤胃球菌培養(yǎng)基基礎(含纖維二糖)
BNCC384501 | 見詳情
-
CASO瓊脂
BNCC384438 | 見詳情
-
HL-1細胞專用培養(yǎng)基
BNCC382114 | 見詳情
-
改良MRS瓊脂即用型平板
BNCC354756 | 見詳情
用途:用于大腸桿菌酶底物法平板計數(shù),。
成分(g/L)
蛋白胨
7.0
酵母膏
3.0
氯化鈉
5.0
乳糖
10.0
膽鹽
1.5
結晶紫
0.002
中性紅
0.03
瓊脂
15.0
MUG
0.1
pH值7.4±0.1
25℃
檢驗原理:
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;乳糖是可發(fā)酵的糖類,;氯化鈉可維持均衡的滲透壓,;3 號膽鹽抑制革蘭氏陽性菌,特別抑制革蘭氏陽性桿菌和糞鏈球菌,;結晶紫對革蘭氏陽性菌如葡萄球菌,、 白喉桿菌,以及綠膿桿菌,、白念珠菌,、表皮癬菌有殺滅作用,對其他革蘭氏陰性菌和抗酸菌幾乎無作用;中性紅為pH 指示劑,;瓊脂為凝固劑,;大腸埃希氏桿菌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于4-甲基傘形酮-β-D 葡萄糖醛酸苷(4-Methylumbellifery-β-D-Glucuronide 簡稱MUG)的β糖醛酸苷鍵,使其水解,,釋放的4-甲基傘形酮在366nm 紫外燈下產(chǎn)生藍白色熒光,。97%的大腸埃希氏桿菌、10%的沙門氏菌以及少量的志賀氏菌具有葡萄糖醛酸苷酶,。
以下來自平板計數(shù)法修訂摘要:
VRBA-MUG平板計數(shù)法的原理是,,超過96%的大腸埃希氏菌菌株(包括不產(chǎn)氣菌株)都能產(chǎn)生β-葡萄糖苷酸酶,MUG被該酶分解后游離出4-甲基傘形酮,,在366nm紫外光下,游離的4-甲基傘形酮發(fā)出帶藍色的熒光,,而與β-葡萄糖苷結合狀態(tài)的4-甲基傘形酮不顯熒光,觀察到帶藍色熒光即認為是大腸埃希氏菌陽性,。腸桿菌科中β-葡萄糖苷酸酶陽性的細菌除了大腸埃希氏菌之外,,還有某些志賀氏菌、沙門氏菌和耶爾森氏菌,,但考慮到這些菌都是致病菌,,所以這種假陽性在公共衛(wèi)生學上不認為是缺陷。而且,,經(jīng)Moberg對1400多份樣品進行檢驗,未發(fā)現(xiàn)1次這種假陽性,,說明這種假陽性的發(fā)生極為少見。
用法:
稱取本品41.6g,加熱溶解于1000ml蒸餾水中,煮沸2分鐘,。冷至45-50℃時,備用,。無需高壓滅菌。
結晶紫中性紅膽鹽-4-甲基傘形酮-β-D-葡萄糖苷瓊脂微生物質控結果:
結晶紫中性紅膽鹽-4-甲基傘形酮-β-D-葡萄糖苷瓊脂的微生物靈敏度試驗:
按標簽用法制備培養(yǎng)基,,接種以下質控菌株,,放置36±1℃需氧培養(yǎng)18-24小時。?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,!
GB 4789.28—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(yǎng)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
2. 樣品稀釋與接種:梯度稀釋后傾注法接種,;
3. 培養(yǎng)條件:36±1℃孵育18-24小時,,觀察菌落及熒光反應[3]。
2. 熒光反應需在366 nm紫外燈下觀察,,避免長時間暴露;
3. 培養(yǎng)基保存條件為2–8℃,,避免反復凍融[3],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相應標準的原文為準,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