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225ml 腸道菌增菌肉湯(EE)均質(zhì)袋/用于腸道菌的增菌培養(yǎng)(GB標準)(GB095/GB4789.40/GB4789.30/GB/T20944.1/GB4789.41-2016)
-
MH瓊脂即用型平板
BNCC363770 | 見詳情
-
CASO瓊脂
BNCC384438 | 見詳情
-
蛋白瘤胃球菌培養(yǎng)基基礎(含纖維二糖)
BNCC384501 | 見詳情
-
HL-1細胞專用培養(yǎng)基
BNCC382114 | 見詳情
-
改良MRS瓊脂即用型平板
BNCC354756 | 見詳情
用途:用于腸桿菌科細菌的增菌培養(yǎng),。
成分(g/L)
檢驗原理:
蛋白胨提供蛋白質(zhì)、維生素和氨基酸,;葡萄糖提供碳源,;磷酸氫二鈉和磷酸二氫鉀為緩沖劑;牛膽鹽和煌綠為選擇性抑菌劑,,抑制非腸桿菌科細菌的生長,,同時煌綠也作為酸堿指示劑。
質(zhì)量控制和典型特征:
本培養(yǎng)基配制好后為綠色液體,,接種10-100個大腸桿菌于36±1℃培養(yǎng)18-24h,,應生長良好。
腸道菌增菌肉湯中細菌的生長特征:
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腸道菌增菌肉湯(EE)上被抑制不變色,;
大腸埃希氏菌,、陰溝腸桿菌、鼠傷寒沙門氏菌渾濁,,變黃,。
含225ml腸道菌增菌肉湯(EE)均質(zhì)袋微生物靈敏度試驗:
按標簽用法制備培養(yǎng)基,接種以下質(zhì)控菌株,放置36±1℃需氧培養(yǎng)18-24小時,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,請以實物批次為準,!
GB 4789.5-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
適用于食品中志賀氏菌的檢驗,包含增菌培養(yǎng)環(huán)節(jié),。該標準明確規(guī)定了使用含225ml增菌肉湯的均質(zhì)袋進行樣品前處理的操作規(guī)范[8],。
采用兩步法:增菌培養(yǎng)(41.5℃±1℃厭氧培養(yǎng)16-20小時)與選擇性分離(XLD瓊脂/MAC瓊脂顯色培養(yǎng)基)。增菌階段要求均質(zhì)后樣品與肉湯充分混合[8],。
未明確具體數(shù)值,,但要求檢測過程需滿足25g(mL)樣品量的檢測靈敏度,通過MPN法實現(xiàn)定量分析[8],。
需設置空白對照(生理鹽水替代樣品),,驗證培養(yǎng)基無菌性及操作規(guī)范性。陽性對照需使用標準菌株(如宋內(nèi)氏志賀氏菌)[8],。
1. 均質(zhì)操作:樣品與肉湯按1:9比例混合,,拍擊式均質(zhì)1-2分鐘
2. 厭氧培養(yǎng):溫度精度需控制在±1℃范圍內(nèi)
3. 分離培養(yǎng):劃線接種后需觀察菌落形態(tài)特征(如顏色、大?。8],。
1. 宋內(nèi)氏志賀氏菌菌落直徑較大,需延長培養(yǎng)至48小時觀察
2. 均質(zhì)袋需預先滅菌處理,,避免交叉污染
3. 實驗環(huán)境應符合BSL-2生物安全等級要求[8],。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,請以相應標準的原文為準!